札记
一点杂谈
个人观点
事物的两面性
事物具有两面性其实是人的主观评价结果,看似对立实则统一,都是事物特性的表现,而事物的特性是通过与其它事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的主观评价随主体,时间,及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不具备绝对性。所以与其说事物具有两面性,不如说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功利性。
存在及意义
意义和目的是作为动物的人的思维产物,在纯粹的物质世界中并不存在,所以也只能存在于人这一范畴之中。所以人不应在纯粹理性的物质世界中寻找目的和意义,而应从人类自身及其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考察。
人与自然
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很容易把自己幻想成玻璃罩之外的观察者,而忽略了人本身就来源于自然,也是时刻处于这个世界之中,其实观察这个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认识我们自己。换言之,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非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
为增加或形成使用价值而消耗的劳动形成价值,称之为生产劳动。而不用于上述目的而消耗的劳动部形成价值,称之为非生产劳动。例如,为在资本市场获利而进行投资的行为,就是非生产劳动。
——2020.8.12
资本主义并非天经地义
资本主义会出现,资本主义会发展,资本主义会繁荣,资本主义会衰落,资本主义会消亡。私有制也并非自古始然,不都类社会阶段性的产物。
经验,观点和真理
什么是真理,合乎理性又指什么?理性又是什么?符合对既定事实的描述是真理吗?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观点与真理的距离。
自我实现理论的局限
人的一些行为自我实现能够很好的解释,但他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
西经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活动的人的行为都是以自利的目,消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工作是为了获取满足货币的需求,几遍慈善也是为了满足彰显自己道德的需求。
但自我实现理论又改怎么解释那些真正为国为民甚至献出生命的革命人士呢?如果还以为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目的来解释,未免过于狭隘了吧。
我们日常对于事物的概念和定义往往并不可靠
例如,通常我们对好人这一概念是做好事的人,而坏人就是做坏事的人。
我们通常认为好人做了坏事就不再是好人,他就变成了坏人。而在看待坏人做了好事时,却并不认为他变成了好人。同样的逻辑,在前一种情况成立,却不在后一种情况成立,着实不免产生疑惑。
而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事物的概念和定义往往并不可靠。——TODO
一张白纸和一张黑纸,类比于我们观念中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白纸中出现了一个黑点,代表好人做了坏事。黑纸中出现了一个白点,类比于坏人做了好事。
纯粹的好人和纯粹的坏人只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
范畴和范式
剩余价值和垄断资本
资本家进行经营活动是为了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奴役关系),资本家提高生产力不是为了降低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虽然也会),而是为了夺取其他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份额,换一个词可能更好理解——竞争。换句话说体现的是人奴役人的过程。
这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出现垄断资本,以及垄断资本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大机器生产与加强剥削
资本的经营活动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占有,背后体现的是人奴役人的社会关系。为什么产生机器大生产后,资本家会选择减少劳动者人数以及延长劳动者劳动时间? 这样降低了成本,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以便能吞占其它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份额,
文化与权力
如果说文化是组织的行为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权力结构就是组织中利益分配的原则,是文化背后的行为逻辑。
拜金
拜金的对象并不是直接的物,而是也只能是物背后的人。与其说实在拜金,不如说是在崇拜拥有大量金钱的人。
意识
意识是对自身与外界极其关系的反映。
流水的工人,铁打的资本
在我还在学校期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致使许多岗位为程序所替代,社会普遍对这样的事实感到焦虑,人为机器所替代,失业的人群又扩大着产业后备军,继而压低工人阶级的收入,也更加依附于资产阶级。面对这般情况,有人做了思考,和调查,发现被取代的岗位往往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工作,而脑力劳动者的处境并未收到威胁,收入待遇也更加优越,于是就得出个人应该使自己掌握知识,拥有创造思维,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就能维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进而获得优渥的生活条件。
实际上呢?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资本主义下的每个人都是这部机器的螺丝部件,从一无所有的工人,到西装革履的办公室白领,哪怕是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可以随时替换的,使得工人随时可被替换正事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唯一不可替代的是资本——权力。
资本背后的权力扩张
起初金钱只能买到商品,往后却能买到他人的尊严,人格,良心和忠诚
我的一点认识论
//todo 添加亚里士多德的理念世界
“这是桌子,不是凳子。”一位推崇形式逻辑的人如此讲到,“一个东西是什么,就决定了它不是它的补集。”
但是,设想一下,我有一个很结实稳固的小桌子,平时用来放东西,知道我发现家里暂时没有凳子用。于是我把凳子当做桌子用,由于一直未调制凳子的家具,所以这个桌子就一直是我的“凳子“。直到一位强调形式逻辑的人来到我家,我想都没想就把“凳子”拿给他坐。结果,他惊呼:“这是桌子,不是凳子,桌子不是拿来坐的。”
无论是“桌子”还是“凳子”不过是一组概念,用以迅速地描述对象极其性质。当我说这是“凳子”的时候,我是在用“凳子”这个抽象概念来描述我所要说明的东西。
我们已是如此的善于“面向对象”的认知方式,对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抽象,提取它具有的一些性质,然后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观念(概念)。然后在判断一个事物时,就跟这些理念进行比对,拿比对结果作为判断它是什么的根据。然而我们却忘记了,这些理念也好,概念也好,都是我们的思维产物。
一个虚幻的梦
我梦见自己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父母结婚不久,自己还未出生的年代。那时家里的老房子也才建成没多少年,房后的山脚被挖成了山壁;梦见公路还未建设,山林还在开垦的年代;梦以我的视角遇见了年轻时的父母,可能还有些对话。
认识身处的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认识你自身。
如何学习
对于在校学习,需要对所学专业的发展过程,现状,及未来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考虑到国内教育体制的现状,如果对一门学科的开设充满不解,又或是课程教授内容空无一物,其实,不用怀疑,自己该有自己的规划。对于重要有内容的课程,需要做到课前预习,日常上课,完成作业,如若授课老师对授课很有想法,那么不妨投入身心,与教师交流。
转变应试教育阶段形成的线性学生思维。交流,辩论,实践才是学术的重要途经。
价值观
意识不能脱离物质基础而存在,是物质决定了意识,而不是相反。
我们每个人都有其立场,个人的物质生活基础构筑了个人的意识形态,相似或相对。而这也正是价值取向(价值观)的形成基础。所以,那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公平与正义)的判断标准——价值观——并不存在
我依稀记得我刚开始工作时,那与社会生产实际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因为长期脱离社会生产实践,头脑中的意识对于社会的认识完全是空中楼阁。于是,经历一段时间的碰壁,我开始学会了做一个“老油条”。……
时代的矛盾必然在理论上反映出来
我国由于行政管理制度慢慢优化,经济渐渐发展,中国的率先抗疫成功,推波助澜让群众然而对权力的提现:法律,产生拥护,进而将自己的这种情感投射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
问题只有在暴露出来后,才会得到重视并投入资源处理。换句话说,没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要求他人无私是为了营造无私的环境,还是为了自己的自私